2015安徽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信息
2015年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行测资料
1.反暗示效应,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产生相反结果的效应。一般是通过说反语或过分夸大,以诱导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得到的事件为目的。
2015年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行测资料
1.反暗示效应,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产生相反结果的效应。一般是通过说反语或过分夸大,以诱导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得到的事件为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反暗示效应的一项是( )。
A.痛失街亭之后,诸葛亮临危不乱,上演空城计使司马懿退兵
B.街边摆摊卖化妆品的小贩把其产品的功能吹得神乎其神,结果几乎无人购买
C.制片方在某恐怖片上映前宣称“胆小者和心脏病人不宜观看”,但上映后座无虚席
D.王先生教育儿子小王好好读书,不要天天玩网游,然而小王对他的教诲置若罔闻
【安徽农金考试解析】反暗示效应定义要点是:①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②产生相反的结果。A、B、C三项都属于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因此三者都属于反暗示效应。D项王先生教育儿子只是正面的说教,并没有“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不符合①。故答案选D。
安徽农村信用社招聘网,专注安徽农信社考试!
【解析】根据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解题。题干中乙和丁的话互为矛盾,则必有一真一假,根据题意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则甲和丙说的都是假话。由甲的话为假可得出甲是捐款者。故答案选A。【安徽农金考试解析】反暗示效应定义要点是:①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②产生相反的结果。A、B、C三项都属于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因此三者都属于反暗示效应。D项王先生教育儿子只是正面的说教,并没有“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不符合①。故答案选D。
安徽农村信用社招聘网,专注安徽农信社考试!
2.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
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A.甲
B.乙
C.丙
D.丁
咨询QQ:919370770
扫一扫,获得更多资讯
(责任编辑:www.ah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