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生意”也要立规矩
近年来,脱发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为了维护形象,有人购买防脱洗发水、生发液等产品,有人选择戴假发,有人选择植发,由此带动“脱发经济”崛起。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假发、植发等行业存在不少乱象,使用不当不仅没效果,还可能危害健康。
“头顶生意”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如此惹眼。来自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其中,脱发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大批90后甚至00后已经加入到脱发阵营中来。与父辈相比,年轻人更容易为脱发所困扰,也直接造成了“脱发经济”崛起。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期间,植发行业市场规模由57亿元跃升到163亿元。
与庞大的需求相比,市场显然没有做好准备。就最简单的假发来说,政策尚未进行强制规定,产品等级也没有划定标准,大部分假发都是比较低端的贴牌模式,低成本、高售价是其主要特点;作为日用品的防脱洗发水、生发液等产品,普遍进行夸大宣传,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但往往无法证明其效果,消费者也难以维护合法权益;再就是遍地开花的微针、3D植发等植发机构,深陷黑作坊、无资质困扰。此前有媒体曝光了“植发三天速成班”,一些学员练习两小时就拿患者“实操植发”,消费者敢把头顶交给他们吗?
值得注意的是,“脱发经济”也在制造恐慌和焦虑。打开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以“脱发”为梗的段子司空见惯,在切中年轻人心理的同时,也让它被一些企业悄悄盯上了。在许多自媒体文章、视频乃至新闻报道背后,我们隐约能看见某个产品或机构的影子;打开搜索引擎输入“脱发”,满满当当的商业广告为医美机构“拉人头”;当你在手机中无意敲下“脱发”,购物平台和社交广告马上对你发动精准营销……诱导鼓动式的营销方式,叠加层出不穷的供应问题,放大了市场的良莠不齐,也呼唤相关部门跟进治理。
不加节制的商业化必将导致问题丛生,及时跟进监管正是为了实现行业更好发展。针对“脱发经济”种种乱象,相关部门必须强化源头治理思维,根据行业特点、市场需求,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引导假发产品规范生产,督促洗发水、生发液等规范营销。要进一步明确定义医美行业的医疗性质,严格执业医师资格和外科整形资质,确保植发业务安全无忧。如此,“脱发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行业蛋糕才会越做越大。
(责任编辑:www.ah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