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城市治理短板后,如何答好民生保障考题?
新闻背景:
吉林通化市东昌区实行按区管控后,部分家庭出现“断粮断药”现象,引发网友热议。24日,通化市副市长向市民道歉,随后宣布为居民按5天需求量半价供应“蔬菜包”等多项举措。但是,不少市民反映,相关物资配送承诺未兑现,有些小区物业只能在业主群呼吁大家“将送菜机会让给家里实在没有菜的人”。
疫情防控导致居民物资断供太不应该
因疫情防控出现“断粮断药”,通化并非个案。去年疫情暴发之初,一些地方也曾出现婴儿缺奶粉、老人缺救命药、大人缺食物的囧境,甚至有人因无法及时就诊而出事。与疫情较量一年之后,还有地方因为加强疫情管控而掉链子,导致正常生活受影响,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一座城市理应具备应急能力,来保障紧急情况下的全市居民生产生活。应当明确的是,这不仅是当下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更是城市自身最为基础的功能性要求。除了突发传染性疾病,每座城市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遭遇暴雨、山洪、内涝、断电、停水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无论城市大小,应急能力建设、应急预案准备,本就是常态化工作内容。
防疫物资配送别“诺”而不实
市民反映的情况说明,一些地方的防疫工作还存在口号多、调门高、政策落而不实的问题。封户管理并非小事,当地对物资储备、人员配备、社区疏导等工作,是否做了充分预案?面对汹汹舆情,做出了多项承诺,为何仍无法兑现?如果工作考虑不周,百姓正常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势必引发失序和混乱,不利于抗疫大局。这也说明,疫情防控是一门大学问。一个地方是否有必要、有能力进行一些超常规的管控,有关部门要进行充分评估,不能仓促做出决策却无法有效实施,让百姓承受不必要的煎熬。
携手抗疫早已是人们的共同认知,面对政府的管控要求,人们的理解和配合度应该说都很高。这时,只有充分做好民生保障,人们才能安心居家,调整好心态共同应对这场战疫。民生工作,一日三餐和必备药品是最基础的晴雨表,要做好保障,物流是重要的一环。遇到困难的时候,百姓对政府的救助有着天然的心理预期。特殊时期的民生工作,也是一次对治理水平的检验,要千方百计解决大家所需所盼,也要见微知著,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前处理应对。
疫情防控下城市管理是个大课题
无论疫情是否结束,良好的城市应急能力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各地政府应该从这一事件中观照自身是否存在类似不足,学会科学防疫,锻造完整防疫链条。除了应尽快形成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外,还有必要系统科学地研判各地防疫措施是否能为己所用,并在合适时机,展开相应的疫情防控演练,确保疫情一旦发生,疫情防控不出差错。
物资配发不及时是一个阶段性问题,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肯定能尽快得到解决。但它也是一面镜子,各地都要吸取教训,深入思考疫情防控下城市管理这个大课题。去年初,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武汉等城市都平稳度过了危机,现在国内个别城市没有理由因为当前的散发疫情就手忙脚乱。当务之急,希望当地尽快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充分了解各自辖区内群众的紧迫诉求,科学调动各种资源,包括动员公职人员、志愿者等,确保物资供应,让群众安心。
微言大义:
@Duan垡垡:找借口是最大的错误。
@懵懵孟孟萌萌:其实是城市管理观念落后,以服务民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缺失。
@奇葩趣事馆:一年过去了,武汉经历过的困难,不应该在通化重演!加油通化!一定会渡过难关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更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社区封闭管理,绝不能仅仅“一封了之”。民生保障的水平,体现出城市治理的成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民抗疫”的成败。去年上半年武汉市众多社区从艰苦探索到成功实践的历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对于这道大考题,如果通化市不知道怎么回答,不妨去问问武汉人民。
(责任编辑:www.ah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