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限高杆“野蛮生长”
治理限高杆“乱象”,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共同努力。应尽快制定限高杆的国家标准,作出统一规范,从根本上抑制限高杆“野蛮生长”。还应该借助新科技,尝试采取更加人性化,安全性能更高的方式去提示、阻止大车的错误行为。
相关数据显示,各地集中开展限高杆等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专项整治以来,截至今年2月5日,全国共排查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61864处,其中20426处被拆除取缔。
限高杆等道路限高限宽设施设立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道路安全,防止大型车辆因超高撞击桥梁、隧道等公共设施。但在实际中,却屡屡出现事与愿违、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由于标准不统一、禁令标志不规范等原因,造成一些地区限高杆数量多,甚至出现越降越低的现象,让司机摸不着头脑,提心吊胆,限高杆伤人问题也时有发生。又如,限高杆让通行车辆承担了额外的负担。不少司机表示,走得好好的路突然出现了限高杆,车辆只能掉头绕路,不仅堵塞交通,而且增加了交通成本。一些地方还由此催生了敲诈勒索的“黄牛党”。
造成限高杆“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共同努力解决。
一方面,对于不合规定的限高杆应当坚决取缔整治。2020年11月至12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督促指导各地集中组织开展了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专项整治行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决整治违规设置妨碍货车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限高杆的国家标准,作出统一规范,从根本上抑制限高杆“野蛮生长”。
另一方面,对于必须设立限高杆的区域,应该尝试采取更加人性化,安全性能更高的方式去提示、阻止大车的错误行为,而不是用简单粗暴、危害行车安全的方式强行使其停下来。试想,车辆在快速行驶的状态下,如果不慎撞上材质坚硬的限高杆,那对车上的人员来说,生命安全会面临极大危险。秉承生命至上理念,道路安全治理应该更有温度。
在智慧交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限高杆伤人事件应该且能够通过更多手段去化解、规避。比如,让限高杆更加醒目,足够引起司机注意;让限高杆的材质不那么“致命”;通过车载导航语音播报及时提醒;对超高仍然继续上路的司机进行严格处罚,等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相信总会想出一条科学有效的路径。
此外,对大车司机来说,在开车过程中必须时刻绷紧神经,留意一切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严格遵照道路标识行驶,在遇到不确定是否可以通行的高度时,下来看一看、量一量,别让限高杆成了“夺命杆”。这既是对自己的职业负责,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作者:常 理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www.ah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