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挂“假洋牌” 路只会越走越窄
近日,中国证监会对床垫生产企业慕思发出了一份问询函。其中要求慕思就广告中出现的外国人说明其基本情况以及其与公司产品的关系;同时说明公司是否对外宣传此人、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对外宣传自身产品是否表述恰当和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这引发了对于慕思“洋味儿”广告的热议以及国产品牌挂“假洋牌”的讨论。
可能很多消费者和我一样,一直认为慕思是一家外国品牌,而广告宣传里的白胡子老外,大概就是像肯德基老爷爷一样的创始人。事实上,慕思是创立于2004年的一家国产品牌,白胡子老外很可能只是一个广告模特。这种大搞“洋元素”的广告宣传,构成了对消费者的刻意误导。慕思产品定价高昂,消费者支付的“品牌溢价”,更像是精心布局的“套路”。
明明是国产品牌,却要在公司名称、品牌名称、广告宣传等方面大量使用外国元素,以此包装成“高大上”的洋品牌形象欺骗消费者,类似情形并非个别现象。在家装、服装、化妆品、婴幼儿用品等领域,不乏名称带着“洋味儿”的品牌。
国产品牌挂“假洋牌”,想尽办法误导消费者,似乎越“洋”越“高大上”,这在表面上,是一种营销不自信——貌似只有挂上“假洋牌”,才能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才能卖得更好赚得更多。在本质上,这也暴露出某些企业价值追求的偏差——大量精力不是花在如何精益求精提高质量,想的不是如何以更优惠的价格给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而是通过“洋包装”等营销手段忽悠消费者购买。
品牌打造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在价格上向某些世界知名品牌看齐,首先要在质量上真正实现“高大上”。倘若质量过硬,又何愁营销不自信?光明正大的国产品牌,何须弄些“假洋牌”来装腔作势?
国货自强,首先要国货自信。只要产品质量过硬,只要服务有保障,消费者对国货产品自然会有信心。比如华为、大疆等国产品牌,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消费者热衷追捧优质国货,生产企业更该有这样的国货自信,去扎扎实实搞制造、搞创新,而不是采取一些不道德的欺骗手段,打监管政策的擦边球。要相信,在经济“双循环”背景下,日趋理性的国内消费者,片面崇尚“洋牌”的必然越来越少。
慕思广告是否涉嫌虚假宣传,相关部门应当介入调查。对于某些企业为牟取利润挂“假洋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应当依法进行严厉惩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在提醒消费者擦亮眼睛之外,也可以尝试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公益诉讼等方式纠正企业不正当的营销。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成长为高质量、高品位的“国货之光”,“真国产”挂“假洋牌”现象自然偃旗息鼓。
(责任编辑:www.ah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