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建设重回正轨 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
虽然核能具有一定危险性,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做到安全利用。随着核电规模增长,安全保障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任重道远,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核电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将确保安全放在核电工作的第一位。
核电建设重回正轨。为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和促进绿色发展,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已列入规划、条件成熟的福建漳州二期、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加上此前核准的项目,2022年以来已有5个新项目,总计10台核电新机组获得核准。
核电发展之路充满波折。核能是世界发达经济体重要的低碳能源之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核能贡献了一半的低碳电力。世界核电发展的分水岭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该事故发生前世界核电发展总体平稳,福岛事故后,国际上弃核声音不断,英法等国家纷纷表态要降低核电比重,德国更是作出了到2022年彻底弃核的决定。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俄乌冲突引发全球能源价格飙升,以及近几年国际社会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形成共识,核电又重新回到发达国家的能源“菜单”上。比如,原计划在今年彻底断掉核电的德国,开始重新讨论延期关停核电站甚至重启旧的核电站;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国计划新建6座新型反应堆,并要求法国国家电力公司研究再修建8座核反应堆的可行性;英国规划从2022年到2030年,以每年批准一个的速率,在现有核设施内新建至多8个核反应堆,此前英国政府批准的速率是每10年1个。
我国也在重新确认核电的地位。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是近10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核电发展时首次出现“积极”这一关键词。这意味着核电不再被动地作为填平补缺的电源品种,将在保障能源供给和安全等方面扮演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到2060年,核能发电量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比例需要达到20%左右,与当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
继续上马核电会不会带来安全隐患?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核裂变过程能在单位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反应产生的辐射水平很高,反应速度非常快,人体在短时间内吸收大剂量辐射会导致疾病或死亡。无论事故原因是人为还是不可抗因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都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是世界上仅有的两起7级核事故之一。这次灾难所释放的辐射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的数百倍,导致多个国家、上百万人受到辐射影响,至今核电站所在地普里皮亚季还是一处无法重返的“生命禁区”。
虽然核能具有一定危险性,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做到安全利用。我国始终把核安全放在首位,我国核电从起步之初就采用当时世界上成熟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技术和最新设备,本质安全水平较高。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又提出多项安全改进要求,包括防洪、防台风天气、增加应急移动电源、增设冷却水源等,进一步提升了核电安全水平。近10年来,我国致力于更安全的核电技术研发,率先实现由二代向三代核电技术的跨越,研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以及具有第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数据显示,我国核电机组已累计安全运行超过450堆年,从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或事故。核电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展望“双碳”进程,核电在推进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过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核电安全之于核电发展是“0”和“1”的关系,没有安全就没有核电的未来,核电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随着核电规模增长,安全保障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任重道远,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核电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始终将确保安全放在核电工作的第一位。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要按照多重屏障、纵深防御的理念,严格管理核电站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等全生命周期活动。研发设计并推广更先进、拥有更高本质安全的反应堆技术,持续探索核废料后处理技术和路径。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安全质量责任,进一步提高核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
(责任编辑:liuting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