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别让摄像头成为窃取隐私的“窗口”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要治理摄像头偷窥黑产,必须严惩各类存在问题的企业、平台,不留死角。硬件生产环节还要不断升级风险防范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压缩黑客利用“漏洞”作恶的空间。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诸多可乘之机。以智能摄像头为例,目前常用于家庭场景的此类设备正在成为一些“偷窥客”和“黑客”们窃取隐私的“窗口”。人们恍然发现,原本用作安全防护工具的摄像头,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应护航隐私的“卫士”,却成了窥探隐私的“刺客”。
与传统摄像头不同,当下流行的智能摄像头使用的是无线Wi-Fi网络,并配有移动远程应用。用户在手机上下载客户端后,即可实现远程操作和监控。然而,这一功能给黑客留下了可趁之机。一些黑客利用无线网络的安全漏洞,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破解这类智能摄像头的网络安全设置。
据报道,很多掌握破解技术的“黑客”其实算不上计算机高手,有的人甚至连计算机基础都没有完全掌握,但是网上流传的简易破解手段大大降低了从事这项“工作”的门槛。那些“初级黑客”购买“教学软件”后,经过简单的学习便可以自己上手“破解”,违法成本很低。而“教学软件”往往由更“高级”的黑客制作而成,甚至还有“顶级黑客”在生产厂商和平台发现漏洞之前,抢先“掩盖”安全漏洞问题。
可怕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偷窥”方式更加“智能”,也更加“隐蔽”,受害者很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隐私正被“直播”和“贩卖”。甄别侵权困难重重,这也为违法者继续侵权提供了空间。
在偷窥黑产中,“卖家”通过隐蔽的方式将被破解的摄像头ID以及破解软件售卖给“客户”,更有甚者,买卖双方直接建立了隐私视频售卖群。可以看出,这是一条集黑客破解、买卖、偷窥于一体的完整网络产业链,是一条不折不扣的非法产业链。受害者的隐私一旦在网络上公开传播,将对其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
随着时代发展,公众的隐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根治隐私侵犯问题就显得更为紧迫。要治理摄像头偷窥黑产,必须严惩各类存在问题的企业、平台,不留死角。硬件生产环节还要不断升级风险防范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压缩黑客利用“漏洞”作恶的空间。
令人欣慰的是,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消息,在5月以来的推进治理摄像头偷窥等黑产工作中,各地网信办督促各类平台清理相关违规有害信息2.2万余条,下架违规产品1600余件。对存在隐私视频信息泄露隐患的14家视频监控App厂商进行了约谈,并督促其完成整改。下一步,中央网信办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治理,坚决遏制摄像头偷窥等黑产的生存空间,切实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安全。
当然,用户使用智能摄像头等设备时,还要养成定期检查的好习惯,防止个人隐私信息被“窃取”。在发现个人隐私遭到侵犯后,应第一时间求助监管部门,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让非法人员有机可乘。(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责任编辑:www.ah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