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央企透露2023年新动向
近期多家央企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透露出2023年改革发展的重点。新的一年,中央企业强化稳增长稳投资措施,重大项目建设“踩油门”。与此同时,新一轮国企改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加速跑”,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等成为布局重点。
扩投资稳增长
聚焦国家重大项目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深处,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里,一台台几百吨重的卡车来回穿梭,正有条不紊地奋战能源保供。
春节假期,国家能源集团73座在产煤矿稳产高产,煤炭库存低于15天以上电厂动态清零,集团火电机组累计参与启停调峰109台次,助力实现电热供应稳定。
向东南数千公里,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建设也在加速推进,“海洋石油982”深水钻井平台控制着钻头向5000米的海底深处挺进,将在这片海域打出12口水下气井,总作业的井深超过6万米。
2023年以来,各大央企加快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春节也“不打烊”,为新年稳增长起步踩下“油门”。
“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2023年要力争取得更好业绩,增大国资央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分量。
众多央企将稳增长列为首要任务,制定提质增效的硬招实招,推动各项措施靠前发力。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在该公司一届五次职代会暨2023年度工作会议表示,要更加重视资本回报质量和经营业绩“含金量”,将大基地开发作为提质增量的重要抓手。
中国五矿总经理国文清提出,要开好头起好步,全力以赴夺取首季“开门红”,制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扎实推动落地见效。
值得注意的是,扩大有效投资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聚焦国家重大项目、产业链强基补链、基础设施建设,央企积极布局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我们还是要加大投资,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2023年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日前表示。
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将继续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推进“宁电入湘”配套新能源基地一期光伏及江苏射阳、浙江象山、山东渤中及半岛南海上风电等重点项目年内投产。同时,加大重点水电项目建设力度,青海玛尔挡水电站年内下闸蓄水,金沙江旭龙水电站汛后大江截流;加快安徽霍山、湖北松滋及青海同德等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力度。
创新力度加大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是关键变量。
中国商飞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中国三峡集团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东方电气集团、中国华电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正式并网发电……过去的一年,央企科技创新和产业引领成效显著,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捷报频传。
按照部署,今年,国资委将加大对承担重大攻关任务、开展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考核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
这一动向从各大央企年度工作会议的部署中可窥一斑。2023年是国家电投的创新见效年,在完成核电和重燃两个重大专项、能源工业互联网专项工程年度任务的同时,将谋划更大价值实现。并且,以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和绿电转化等为重点,着力推进优化后的五大产业板块高质量发展。此外,完善优化创新体系和机制保障,充分发挥产业融合协同优势。
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在布置2023年主要工作时明确,突出高水平自立自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核心技术领域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88%以上。加快提升高水平策源能力,争创原创技术策源地。跻身高端金属材料和钒钛产业创新联合体。
中国海油提出,要着眼打造发展新动能,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基工程,加强重大项目科研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着眼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的背景下,今年央企将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力度也进一步加大。
中国五矿将加快统一钢铁冶金绿色低碳技术路线图,重点打造一批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同时,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补链强链和跨产业合作,加快形成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南方电网今年的预期目标之一是积极承担国家级科研创新任务,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具体来看,将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要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更好发挥数字化支撑作用。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在日前召开的集团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新兴产业2023年度会议上表示,新兴产业发展相关战略已纳入集团“十四五”规划,明确了绿色科技、生命科技、数字科技等三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2023年,集团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和并购力度。
聚焦重点攻坚
新一轮改革待发
央企稳健运行的背后,离不开国企改革的有效支撑。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央企集团层面及1.26万户重要子企业全面制定前置研究事项清单,董事会应建尽建全面完成并基本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三项制度改革全面破冰破局,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中长期激励有序推进,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子企业在具备条件子企业中的占比达到94%。
改革无止境。据介绍,国资委正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研究谋划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案。
鞍钢集团把改革作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一招,今年将聚焦三项制度改革重点攻坚,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目标,例如严格按照契约约定考核兑现、刚性退出,实现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不低于50%,钢铁、矿业等核心主业管理岗位占比不高于8.5%,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不低于5%。完善即时激励机制,着力解决企业经营水平变化与职工收入增减错配问题,实现薪酬发放匹配度达到80%以上。
中建集团强调构建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其中包括进一步完善授权管理,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建强二级子企业董事会,加快建立健全外部董事配套制度,为外部董事高效履职创造条件。
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水平的治理效能,还需要在监管体制上下功夫。
2022年12月22日,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转入持续深化改革阶段。
在此之前的6月21日,中国宝武、国投、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中国建材等5家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被业内认为是国企监管方式从“管企业”到“管资本”转型的重要节点。
如何进一步健全机制、提高效率,是这些央企接下来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中国建材集团2023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便是积极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着力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推动各级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行。
“努力打造形成规模大、专业强、分量重、形象优、更加成熟定型的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平台。”中国国新董事长周渝波强调,2023年要围绕丰富完善国有资本“持有、转换、流动、注资”新方式,大力增强各业务板块功能;主动培育孵化,不断拓展公司投资运营的新领域;打造高效管用“协同网络”,更多层次、更大范围促进国有资本跨企业、全市场流动。
(责任编辑:liuting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