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期”能否成为网贷行业标配
据《北京商报》报道,近日,某公司旗下消费信贷产品发起对“贷款冷静期”的调查,近90%的用户选择支持。
所谓“冷静期”,本质上是一种反悔权,是对特殊主体在冲动之下可能做出的对自身权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兜底保护。毋庸讳言,在消费主义深入人心的当下,非理性借贷确实需要冷静。
从校园贷到网络贷,小额借款越来越容易,背后隐藏的代价是,缺乏自控力的人遭遇野蛮生长的网络贷款,很可能会酿成个人的悲剧。此前,曾有大学生从不同的网贷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几十万元,最终不堪重负跳楼自杀。眼下,一些平台能够意识到倡导理性借贷的社会责任,值得肯定。从近九成的支持率不难看出,公众对此是欢迎的。
不久前,河南一公司针对首次借款用户推出了“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借款前7天内提前还款,不收取任何费用。此番相关公司所调查的也正是网友对类似做法的支持度。设置“贷款冷静期”,意味着用户将享受一定天数的免息贷款。对平台来说,可能是不小的成本,但对倡导理性借贷来说,这应成为行业标配。
事实上,在金融行业,设置冷静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购买寿险或者重疾险,合同里一般都会有犹豫期的条款。只不过,购买保险是花钱,申请贷款是借钱。应该注意的是,现实中可能有人通过频繁借贷、频繁反悔,来免费获取资金。因此,对借贷者行使反悔权的次数,有必要进行合理限制和规范。
倡导金融消费者理性借贷、冷静消费,既需要严格健全的法律兜底,也需要行业规范和企业自觉。当然,让网贷回归理性,更需要消费者冷静。某种意义上看,网贷的疯狂背后,折射出某些人的财富观、价值观、风险意识、法律意识等可能存在问题。成年人需要对自身行为负责,抑制自身消费冲动,给自己的消费观设置一个“冷静期”,也是应有的理性。舒圣祥
(责任编辑:www.ah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