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力、电力、算力跨域联动畅顺经济血脉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一条条铁路新线亮相,区域交通一体化不断向纵深迈进;一个个特高压工程投运,“西电东送”脉络不断延伸;一个个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正酣,全国算力“一张网”加速织就……开年以来,我国运力、电力、算力强化跨域联动,畅顺经济血脉,夯实安全之基,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运力:路网织密 畅通经济循环
1月14日,2025年春运开启。
西安北至香港西九龙的G828次列车上,西安客运段的列车工作人员在进港列车上,采用中国结等装饰营造浓厚春节氛围。
这趟直达高铁列车自1月5日正式开行以来,受到不少旅客青睐。“原来坐高铁去香港只能到广州或者深圳转乘,现在有了直达列车,省去了很多时间和手续。”经常往返两地工作的陈先生说。
岁末年初以来,我国大江南北,新线新站亮相,列车奔驰,车船往来,交织成生机勃勃的区域发展图景:
沪苏湖高铁打通长三角东西向“大动脉”,上海虹桥站至湖州站运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从乌兰哈达火山、云冈石窟到雁门关,集大原高铁串起美景奇观,文旅发展欣欣向荣;黄茅海跨海通道为大湾区互联互通再添“关键一横”,通车首月高峰日往返车辆2.6万车次……
群众出行活跃的同时,区域货运也更繁忙。
从北向南,千里能源“大动脉”乌金滚滚。
当前正是迎峰度冬保供关键期,浩吉铁路靖边北站附近,华业开泰靖边北集运站内一派繁忙景象。来自内蒙古、陕西的煤炭经由重卡运输在此“集结”,然后搭乘万吨大列一路向南,12小时就可直达湖北襄州北站。
作为国家“北煤南运”战略大通道,浩吉铁路2024年累计货运量首次突破1亿吨。截至目前,沿线地方围绕浩吉铁路规划货场及建成物流园(港)10个、产业园(区)11处。在建的荆门北至子陵联络线计划于2025年二季度建成投产,届时将大幅提升运输效率。
由东往西,万里长江“黄金水道”百舸争流。
春节临近,三峡船闸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之一。1月14日,随着三峡船闸南线六闸首大门缓缓打开,4艘船舶满载钢铁、煤炭等货物,列队驶入长280米、宽34米的闸室,有序过闸。
据三峡通航日报统计显示,三峡枢纽通过量已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2025年1月1日至13日,三峡船闸运行371闸次,过船1373艘次,过闸货运量556.45万吨。
“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加沙地带中部城市代尔拜拉赫一处难民营里,凛冽的寒风夹杂冬雨,拍打着简陋的帐篷。
加沙冲突爆发以来,巴勒斯坦人萨伊代姆带着全家人辗转于多个难民营。儿子阿尔坎早已失去笑容,女儿乔里因害怕爆炸声整夜蜷缩在帐篷角落不敢入眠。当得知巴以达成停火协议,萨伊代姆心情复杂:“为什么和平来得这么迟?”
环顾世界,战乱冲突让加沙成为人间炼狱,乌克兰危机延宕千日未见曙光,恐怖主义肆虐非洲萨赫勒地区……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2024年全球趋势报告》显示,全球流离失所人数连续12年增长,截至2024年5月已达1.2亿。无数人像萨伊代姆一家一样,迫切渴望和平的阳光。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战乱、冲突、地区动荡。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谋求和平、推动和解、恢复稳定。”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演讲中为彼时就困扰世界的难民潮、民众颠沛流离问题指明症结、开出药方。
“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特别致辞中,为弥合日益加剧的和平赤字、信任赤字指明方向。
“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各国都安全,才有真安全”……近年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在上合、金砖、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双边多边场合,习近平主席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一次次发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强音,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
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首份加沙停火决议,向加沙提供多批人道主义援助,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进程取得突破;同巴西联合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派特使开展三轮穿梭斡旋,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发起“和平之友”小组……中国以行动展现担当,坚定做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巴基斯坦首任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协调员巴巴尔·阿明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一脉相承。“中国基于全球安全倡议理念开展行动,为世界和平切实贡献力量。”
“同球共济”,团结合作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运通道,被称作“世界之桥”。
现年61岁的阿亚克斯·穆里略是运河事务部水文经理。最近10多年来让他愈发担忧的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运河周边降雨少了,运河水量也随之减少,已经严重影响航运。因为干旱,运河2023年一度被迫限制通行船只数量,削减货轮载货量。
巴拿马运河地理位置特殊,其“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国际物流成本,关乎能源、农产品、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它面临的困境,是气候变化全球影响的一个缩影。
穆里略告诉记者,为应对气候挑战,运河事务部与周边社区达成森林保护协议,引入电动车以促进减排,但气候变化问题远非运河管理局、巴拿马一国甚至周边几国所能应对。“为什么我们不一起解决全球性挑战?”
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核安全、恐怖主义等问题上,人们日益认识到,面对共同挑战,人类不分国家和种族,利益相关、命运相连,唯有携手合作才能共克时艰。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深入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特别致辞中再次发出诚挚呼吁:“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
在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看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向世界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更多人从思考“我的未来”到“我们的未来”。
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同,多次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和多边文件,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卫生健康等各领域命运共同体目标陆续确立;三大全球倡议深入人心,目前已有82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1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安全倡议,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方提出的决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过去一年,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各方秉持“同球共济”精神,凝聚起更广泛共识。
2024年,中国同巴西宣布“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同塞尔维亚启动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同非洲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放眼全球,中国同中亚、东盟、澜湄流域各国、阿拉伯国家以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等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建设相继展开,凸显各国人民携手同行的共同心愿。
2025年1月,格林纳达总理迪康·米切尔在访华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众多理念及其实践表明,中国有能力且正在引领和推动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应对时代的共同挑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时代风云激荡,中国将持续展现大格局大担当,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一道,携手同行,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标题:运力、电力、算力跨域联动畅顺经济血脉
文章来源:ht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2501/20/t20250120_39271364.shtml
(责任编辑:liuting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