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毒瘤必须清除
开展违法建设治理是维护规划权威性、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完善城市治理机制,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1年末,海南儋州信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收到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下发的《行政处罚(限期拆除)决定书》。按照这份决定书,位于儋州市海花岛2号岛的39栋楼,总建筑面积约为43.49万平方米,因违法取得的规划许可证已被撤销,项目存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之规定情形,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责令该公司在10日内自行拆除上述违法建筑物。
恒大童世界集团于1月3日晚间对此作出回应,称决定书仅涉及39栋楼而不涉及海花岛其他地块,也就是不涉及60567户已收楼业主及628户未收楼业主的地块和楼宇,并称将按照决定书的指引,积极沟通、妥善处理。海花岛项目6年多已累计投入810亿元,涉及6万多户业主,设有21个业态。尽管此次被责令拆除的仅是39栋楼,但是这一项目总体投资规模大,涉及业主多,且是正处于流动性危机的恒大集团项目,因而备受关注,也再次引发人们对大型、大规模违法建筑是否应该拆除的热议。
违法建设由来已久,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毒瘤,且屡禁不止。违法建设使少数人不当得利,侵害了大多数群众合法权益,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环境、安全问题,严重破坏法治尊严,损害政府公信力。开展违法建设治理是维护规划权威性、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完善城市治理机制,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央和有关部门对于违法建设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早在2016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随即出台《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方案》。浙江省等省份和众多城市在治理违法建设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
尽管违法,但也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设起来的建筑物,一纸行政处罚就要拆除,会不会太可惜?不少人有此担忧。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对于违法建设的处理,依据的是相关法律,按照法律规定妥善处置,该罚款的罚款、该改正的改正、该拆除的拆除。拆除非法建筑就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城乡规划法等法律的权威不容挑战,依法应当拆除的违法建筑必须拆除。
与此同时,拆除违法建设换来的是百姓生活的安宁和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于依法应该拆除的违法建设,不应手软,也不能以浪费为借口。许多人一定还记得两个著名的违法建设拆除案例。其一是北京“楼顶别墅”,在楼顶建“别墅”的房主为了满足一己私利,而破坏了小区的整体景观,甚至可能给全楼带来安全隐患,给邻居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其二是“秦岭违章别墅拆除”。据报道,违章别墅拆除后有145亩土地恢复生态。应该说,违法建设的拆除,拆出了百姓的赞许,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拆出了城市发展空间。
违法建设必须根治,违法建筑治理的进度和时间节点必须明确。违法建设成因复杂、利益矛盾多、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即便如此,有鉴于违法建设占用公共空间、侵占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公平、威胁公共安全等种种危害,对于违法建设必须积极处置,态度应该坚决。
治理违法建设,要堵住“花钱就可以搞违建”的漏洞。违法建设主体常常在利益驱动下,为获取房屋或者更多面积而忽视安全、健康、环境等因素实施违法建设行为。不能在面对严重违法行为时也仅仅罚款了之,否则就有可能形成“花钱就可以搞违建”的看法。只有严格执法,才会对可能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最大程度避免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治理违法建设,应注重源头治理。对于建筑规划应该严格审批,强化规划监管,如果有关部门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等环节从严把关,就可以尽可能从规范设计源头遏制违法建设的空间。同时,还应加强审批后建设监管,有关部门应该依法对已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对审批后监管中发现的违法建设,及时进行核查并依法处理。
(责任编辑:www.ahnxs.com)